6月28日上午10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岚女士,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处处长温春梅女士出席,介绍陕西省母婴安全保障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张竞怡主持。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张竞怡: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母婴安全与每一个家庭息息相关,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我省母婴安全的保障工作,今天我们邀请到省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岚女士,省卫健委妇幼健康处处长温春梅女士,请她们向各位介绍全省母婴安全保障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下面,首先请赵岚副主任介绍相关情况。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岚: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向长期关心支持妇女儿童健康工作的新闻界朋友们、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介绍一下全省卫生健康系统保障母婴安全工作情况。
近年来,全省卫生健康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围绕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生育全程服务的新需求,全力应对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高龄高危孕产妇比例增加、母婴安全的服务资源相对不足等挑战和困难,强体系、建机制,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努力保障全省母婴安全,孕产妇死亡率由2005年的59.11/10万下降至2018年的7.3/10万,婴儿死亡率由2005年的24.15‰下降至2018年的2.96‰,均实现十三年连续下降。
一、高度重视,持续推进母婴安全保障工作
我省历来高度重视母婴安全保障工作,将其作为“健康陕西2030”规划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把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体系建设作为母婴安全保障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抓手,纳入到全省“十三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之中,予以重点支持。同时,为了加强全省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省、市、县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技术组,组织、协调全省范围内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转诊工作。这些规划和举措为我省母婴安全保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加大投入,危重救治中心实现全省全覆盖
危重救治中心是抢救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的重要阵地。从2016年起,我省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每年投入省级专项建设资金3000万元,用于省、市、县三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累计投入资金已达9000万元。目前,全省已建成各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136个,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全覆盖。
三、完善机制,危重救治转诊网络格局全面形成
组织省级专家研究制定了《陕西省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与转诊工作方案》《陕西省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陕西省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等系列文件,按照“首诊负责、就近便利,分片负责、协同配合”原则,省级救治中心分片包抓、市级救治中心负责市域内、县级救治中心负责县域内救治工作的分工方式,将6个省级中心与12个市、区中心进行了对接,构建起“横向”一县一中心、“纵向”省市县相贯通的标准化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网络,确保所有省级中心与市级中心实现无缝对接。2018年,各级危重救治中心共转诊抢救危重孕产妇20797人、危重新生儿24559人,有效保障了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四、狠抓落实,多角度强化母婴安全保障举措
一是从预防角度强化孕期全程服务,通过资源整合,率先实施了孕产妇系统保健免费基本服务项目,从孕前优生检查、补服叶酸、孕期健康管理和风险筛查评估到住院分娩及产后保健,为孕产妇提供了涵盖备、孕、产的生育全程优质服务。二是从防范风险角度强化妊娠风险筛查,严格实施孕产妇“五色”分级管理,对高危妊娠全面实行专人专管,防范不良妊娠后果。三是从改进工作角度认真落实孕产妇个案月报告制度、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评审制度,不断改进工作质量。同时,强化评审结果运用,不定期对母婴安全工作隐患重点地区、重点医疗机构进行约谈和通报。
五、加强培训,定期组织开展督导检查
一方面强化人员培训,充分调动和利用妇产、围产、儿科、妇幼保健等相关学会协会资源,积极开展产科危急重症管理培训,有效提升了医务人员救治能力和水平。同时大力推广新生儿复苏技术培训,完成了全省所有市、区的培训,实现了新生儿复苏技术全省全覆盖。另一方面开展危重症救治模拟演练,针对常见危重症病例编写“情景模拟”演练脚本,安排“标准化病人”进行模拟抢救和会诊“实战演练”。从2016年开始,已连续三年针对产后出血、羊水栓塞等不同病例进行了演练,取得了明显成效。